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2017年年底發布的《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規定,注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直接或間接獲得境外公司的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等,需要遵守《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簡而言之,國內企業投資中國大陸以外的公司,包括港澳臺以及其它國家和地區,新設立企業或并購企業股權,都需要遵照上述法規執行。企業境外投資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需要實行核準管理;企業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資,需要實行備案管理。為什么需要境外投資備案?不備案有什么后果?
1:首先從法律層面:
屬于核準、備案管理范圍的項目,投資主體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1)未取得核準文件或備案通知書而擅自實施的;
(2)應當履行核準、備案變更手續,但未經核準、備案機關同意而擅自實施變更的;
由核準、備案機關責令投資主體中止或停止實施該項目并限期改正,對投資主體及有關責任人處以警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實際操作層面:
(1)是內保外貸等金融操作的必要前提。
(2)是企業境外上市的重大瑕疵考察點。
(3)是項目進行交易的重要考量條件,我國國企對此尤為重視。
(4)未備案擅自經營者,其項目單位的相關信息列入項目異常信用記錄,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5)未備案擅自經營者,其境內投資主體將在一定時限內禁止任何境外投資行為。
真實案例:央企QDII境外投資未經發改委ODI違規重罰2375萬!
此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發布兩則處罰信息,京匯罰〔2021〕10號,京匯罰〔2021〕11號。
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違反規定辦理資本項目資金付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沒收違法所得2,613,861.36元人民幣,并處58萬元人民幣罰款。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23,754,612元人民幣的罰款。
3:備案優勢
1.資金合規出境無風險。
2.企業境外上市無合規障礙。
3.享有商務及發改系統兩大批復證書,有效期兩年,且可延期。
4.越早獲得批復,越早出資,越早獲得境外投資主動權與優先權。
ODI通關的時間建議
ODI雖有繞不過去的關卡,但理清時間節點,有條不紊,也能各個擊破,高效通關。
(一) 先核準/備案后出資
根據11號令,境內投資主體應當在項目實施前取得發改部門項目核準文件或備案通知書。項目實施前具體是指投資主體或其控制的境外企業為項目投入資產、權益(已辦理核準、備案的項目前期費用除外)或提供融資、擔保之前。商務部門雖未明確規定取得《企業境外證書》的時間點,但實踐中亦要求在境內投資主體實際出資之前取得該證書。
(二)發改、商委同時辦
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時間就是金錢,因此是否可在商務部門與發改部門同時履行境外投資相關核準或備案手續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對此,國家發改委在《境外投資常見問題解答》中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這一舉措無疑為ODI之路縮短了行程。各地在實踐中操作中可能會略有不同,建議各位有需求的企業可以及時聯系我司。
通過以上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ODI的通關之路需多多與相關政府部門和專業機構進行溝通咨詢,做好攻略,才能事半功倍。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如有需要可以聯系我專業辦理。